展覽回顧

地點
日期

地點:臺大人類學博物館2F特展室

日期:2023-11-03

~2024-02-03

2009年莫拉克風災重創大武壠族小林部落,改變許多族人的生命歷程。有一群族人不畏艱難,在逆境中拾起針線,在臺大人類學博物館的祖傳文物引導下,
一絲一縷、一針一線,繡回先祖們巧手下的繽紛圖紋,找到回家的路。

地點:臺大美術館

日期:2023-11-01

~2024-01-06

中國在至今一萬多年前已經開始生產陶器,燒造高溫施釉器的歷史也有三千多年之久,此次展出的陶瓷器則是框定在周代,即自西周到戰國時期。這包括在攝氏700~800度燒成的低溫陶器(灰陶、黑陶和釉陶),以及以攝氏1200度左右高溫製成的炻器(含高溫無釉製品和灰釉器)。

地點:臺大校史館2F川流廳

日期:2022-11-02

~2023-10-02

臺灣有豐富多元的地景資源,孕育出獨特的生物多樣性,也吸引早期住民移居和各方自然探索者來到此地。不管是十九世紀來臺的西方或是後續的日本學者,莫不驚豔於蕞薾小島上的繽紛生態,而留下可觀的記錄和自然史標本。本展覽自國立臺灣大學的博物館群中,精選所典藏臺北帝國大學時期自然史相關標本文物,帶領大家一窺二十世紀初期的臺灣自然史研究樣貌。

地點:臺大校史館2F

日期:2022-03-04

~2022-08-31

150年前,一條看不見的線牽引著加拿大傳教士馬偕帶著上帝的愛遠渡重洋來到美麗的福爾摩沙傳福音。1872年3月9日馬偕在淡水上陸,以淡水為宣教、醫療、教育的基地,為臺灣建立現代化的里程碑。馬偕第三代柯設偕、第四代柯威霖皆為臺大校友。現在,讓我們用多元視角再認識馬偕與其家族。

地點:臺大動物博物館

日期:2022-02-19

~2022-10-28

你知道可愛的飛鼠如何在野外存活嗎?你知道飛鼠吃素的秘訣跟他的腸道菌朋友很有關係嗎?本館將于宏燦老師與劉勃佑博士在 2020年於國際期刊《Scientific Reports》的學術研究內容,轉換為科普知識的展覽,體現大學博物館的精神,帶領大家一探飛鼠與住在他們腸道裡腸內菌的故事!

地點:臺大校史館2F川流廳

日期:2021-11-15

~2022-09-30

什麼樣的記憶,可以從青絲到白首;什麼樣的回憶,可以從彼岸思念回故里……

地點:禮賢樓(卓聯大樓)2樓商場入口

日期:2021-05-07

~2021-10-11

向某知名藝術家的32個罐頭作品致敬,向本校某博物館模型投以微笑;這堵「罐頭裝置藝術」,與不知為何物的「模型」,兩者之間到底產生什麼關聯性?敬請觀展時動動腦,發揮您無盡的想像力……現場每週公布不同提示,敬請投遞您的想法!(策展人預設的答案其實很簡單;但是您的投入與聯想,才是構築作品最重要的一環)

地點:臺大農業陳列館2F

日期:2021-05-08

~2022-12-31

展覽以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於2018年所推出的「我家蟲住民」展覽為基礎,將「家」的概念和空間帶進展場,呈現出不同空間格局中常見的昆蟲和節肢動物。

地點:臺大校史館2F川流廳

日期:2020-11-14

~2021-09-30

臺大藥學系自1953年創系迄今,是臺灣第一個培養國內高級藥學專業人才之搖籃,系友在國內外醫藥領域卓有貢獻,在各行各業成就亮眼,經常奉獻心力捐助社會。在COVID-19蔓延肆虐全球的2020年,臺灣民眾透過藥局接受國家健康守護的首部曲,因此校史館推出藥學主題特展,希冀牽引民眾探知本校藥學史與臺灣藥界協奏下的健康世界。

地點:臺大校史館2F川流廳

日期:2020-10-12

~2020-10-30

本特展旨在宣揚《台灣關係法》以來,美台之間深厚的友誼及夥伴關係。本展覽展出照片、文件、多媒體,回顧美國在台協會過去四十年來,在促進美台關係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回顧美台關係四十年來的發展。